电脑版

第二次淮河流域大气科学试验外场观测u2028今起正式实施 最新快讯

2023-05-16 17:59:18来源:金台资讯

5月16日,在经过8个多月的前期准备工作之后,第二次淮河流域大气科学试验外场观测试验正式实施。

据介绍,本次外场观测试验预计持续4年左右,此后2027年至2030年为试验研究阶段,在持续开展外场试验的同时,重点开展综合研究。


(资料图)

试验总体目标任务是解决多平台、多手段气象协同观测的难题,探究流域能量与碳水循环新特征和影响机制,并促进流域气象预报预测和流域气象服务供给能力提升。

第二次淮河流域大气科学试验外场观测今起实施。安徽省气象局供图

淮河流域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带,天气气候复杂多样,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不仅导致流域内的自然灾害多发,而且影响着我国东部乃至东亚的气候条件。

基于这种特殊气候条件背景和区域发展要求,1998年和1999年夏季在淮河流域组织进行了气象、水文联合观测试验,也就是第一次淮河流域大气科学试验。

如今,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不断增加,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循环等正在发生改变,出现了一些未知的新规律和新特点,极端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率和强度也在增加。

第二次淮河流域大气科学试验具有明显的创新点,以淮河流域精细化大气结构、多圈层过程及其模式关键物理过程为观测目标;构建流域三维立体大气图景,实现数字孪生大气原型;耦合多圈层过程的变尺度集成模式。

据介绍,本次试验将利用稠密的常规地面观测站网,新一代雷达、卫星,地基垂直观测系统,飞机、无人机移动观测系统等综合观测手段,建立覆盖全流域+上下游,天空地三维立体的新型观测体系。观测要素具体包含陆面、边界层、云降水物理、大气化学、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等多种变量。

同时,试验将碳循环纳入研究框架,从多圈层相互作用、垂直大气结构等视角,认识淮河流域陆面、边界层、云降水物理、大气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等多过程特征,基于观测试验研究,应用和改进耦合多圈层过程的变尺度集成数值预报模式。

另据介绍,第二次淮河流域大气科学试验外场观测主要包括陆气相互作用综合观测、云降水物理过程和水循环综合观测、大气成分与碳循环综合观测、淮河流域与上下游联系的适应性观测以及其他专项试验。

通过实施外场观测将建立大气三维立体观测资料的数据集,研究流域能量平衡、水分循环和碳收支的新特征,对提升流域防灾减灾、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汪瑞华 王兵)

本网推荐
相关新闻